澎湃科技1月10日獲悉,上海市於6日正式印發《上海市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(2025-2030年)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方案》)。
《行動方案》以醫療級場景為核心,以戰略產品為導向,重點推進侵入式、半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與產品的落地應用,鼓勵非侵入式發展。2027年前,推動5款以上侵入式、半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完成臨床試驗,麵向失語、癱瘓等患者,實現部分語言和運動功能恢複,實現高質量腦控。引育5家以上具有腦機接口核心技術與產品研發能力的自主創新企業,10家以上產業鏈上下遊國內骨幹企業。腦機接口創新生態初步構建。2030年前,實現高質量控腦,腦機接口產品全麵實現臨床應用,打造全球腦機接口產品創新高地,產業鏈核心環節實現自主可控,腦機接口產業發展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堅力量。
加快腦機接口產品化。《行動方案》充分發揮上海產業配套支撐條件好、臨床資源豐富等優勢,推進產品研發。支持各類創新主體聯合醫療機構,開展運動控製、言語合成、神經疾病治療、視覺重建等侵入式、半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研發與臨床試驗。麵向康複、教育、娛樂等領域,鼓勵企業開展非侵入式產品研發與產業化。培育腦機接口產業鏈主體,開展柔性電極、低功耗神經信號采集及刺激芯片、醫療級植入式電池、植入式矽膠、饋通等關鍵材料與零部件研發,加快產業鏈國產化。基於本市人工智能、等產業基礎,協同開展腦控康複用人形機器人/外骨骼、機械臂、義肢假體等外圍設備研發。推動高校、科研院所等,持續開展前沿與顛覆性技術研究,探索新賽道。
構建共性技術研發服務平台。《行動方案》通過建設腦機接口柔性電極微納加工平台、動物實驗平台、高質量腦電數據集與開放共享平台、上海市腦機接口重點實驗室等布局,吸引全球腦機接口原創成果在滬孵化轉化,為企業產品快速迭代研發,提供概念驗證服務。
推動臨床試驗與應用示範。《行動方案》強化科學監管,積極落實《科技倫理審查辦法(試行)》,建立腦機接口科技倫理審查專家複核工作機製。鼓勵代表性醫療機構,建設臨床試驗基地、臨床研究病房、臨床試驗預備隊列,支持企業開展腦機接口產品臨床試驗。支持康養、教育、娛樂等領域龍頭企業,積極挖掘腦機接口應用需求,打造典型場景,促進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應用示範。
健全產品標準與檢測體係。《行動方案》積極推進腦機接口產品的醫療器械基礎標準、方法標準製定。推動腦機接口檢測技術研究、檢測工具研發、檢測平台搭建,提升測試能力,優化測試服務。對進入國家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第三類醫療器械,落實專人專班輔導機製,開展跨前服務,提升審評審批效率。
培育產業創新生態。《行動方案》鼓勵高校、科研院所學術崗位人員參與企業研發和創業孵化,大力支持國際人才引進。鼓勵有條件的區,建設專業孵化器與產業集聚區。建立腦機接口產業聯盟,推動產業鏈上下遊合作對接,培育產業生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