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經曆漫天的質疑和批評後,董明珠和格力電器管理層終於坐不住了,決定變更回購股份用途並注銷。
這事兒決策君倒不是太關心,決策君隻想討論一個問題:格力的董明珠似乎習慣於呼風喚雨,如入無人之境,她究竟有多牛?
客觀而言,董是一個接地氣的實幹家,還是頗有一些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的。不見得她有多高的理論素養,或者說,她確實就沒有,整天喜歡站在鎂光燈下,決策君看也沒有說出什麽驚世駭俗的大道理,不像海爾的張瑞敏,這些年早已告別於術、技的層麵,而著迷於“人單合一”那些虛頭巴腦的玩意兒。不過,這高深莫測的人單合一,決策君看了半天,還是不明就裏,不像董大姐那樣,通俗易懂,該罵小股東就罵,該給員工蓋房子就蓋,沒有那麽多裝的東西。
這樣也挺好。當然,張瑞敏的做派,也有價值。
但是,你要說董明珠對格力究竟發揮了多大的作用,可能也比較難說。一天到晚,叉著腰,吹自己多厲害,這樣恐怕也不大好。
實際上,空調的發展,和樓市是緊密相關的。空調並不是我們發明的。技術,我們也不是最好的,空調廠賺錢多,實際上就一個原因,房子。
這些年,房子越來越多了,就算是偏僻的荒郊野外,也有大量的房子,每個房間都需要一個空調,再打打廣告,吹吹牛,就做起來了。如果,房子不行了,空調廠是第一個躺槍的。
為什麽彩電冰箱洗衣機就沒有空調那麽牛逼?很簡單。
這些冰箱洗衣機,無論是幾室幾廳,隻需要買一個,而空調是一個房間一個,井噴需求。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。
這不是否認企業家的作用。企業家的戰略和創新當然很重要,但決定企業存亡的根本,還是大勢。對於格力而言,大勢就是中國巨大的房地產市場需求。簡單地說,是碧桂園、恒大、萬科和一眾的銀行成就了格力。為格力搭好了窩,董明珠隻要負責孵好蛋就好了。
格力空洞還是蠻不錯的,做個廣告,說明董明珠還是一個不錯的企業管理者,但恐怕還算不上一個讓人振聾發聵的創造性、顛覆型的企業家。
但這絲毫不影響決策君對董明珠的點讚。大道至簡,很多東西,別搞得那麽玄乎,才能讓人覺得更靠譜,更真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