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安在線
近期,有不法分子以投資養老、以房養老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,實質是非法吸收社會資金,擾亂金融秩序,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。昨日,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1年第三期風險提示,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風險防範意識,遠離非法金融活動,保護自身權益。
這期提示對於廣大消費者,尤其是老年消費者十分及時,非常必要。
近期以來,一些不法分子打著投資養老名義,承諾高利率回報且提供預留養老床位、預定養老房間等服務,向老年消費者非法籌集資金。他們利用老年人尋求養老保障、對集資詐騙認識不足,打著投資養老、銷售老年產品等旗號,經常出現在老年人聚集公園、超市、小區等場所,不斷向老年人群灌輸金融養老、新型投資等概念;通過組織旅遊、參觀、講座、贈送禮品等“小恩小惠”,有意博取老年人信任和好感,等老年人放鬆警惕後,趁機對其道德綁架、虛假宣傳,最終目的是騙取老年人錢財;還有的用承諾高額分紅、保本高息、預定養老服務等慣用伎倆,誘騙老年人投資所謂“養老服務”項目,收費名目有“貴賓卡”“會員費”“預付費”等五花八門。其實,這些機構根本就沒有能力提供所承諾的養老服務,獲得資金後運作、流向不透明,有很高的集資卷款跑路風險,一些老年人的養老錢因此被不法分子詐騙。
除了投資養老,一些不法分子還用“以房養老”名義誘騙老人抵押房產詐騙資金。不法分子的所謂“以房養老”風險極高,且暗藏陷阱。他們以國家政策名義掩蓋非法集資的本質,打著“以房養老”、有高收益回報等旗號誘騙老年人辦理房產抵押,再把借來的錢拿去買其所推薦的理財產品。這種“抵押-借貸-理財”方式操作流程多、參與主體亂、投資風險高,本就不符合絕大多數老年人的風險承受能力。且所謂“理財產品”很可能是虛假的,借來的錢最終還是進了非法機構口袋。
謹防“投資養老”“以房養老”成“坑老”。不法分子以投資養老、以房養老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,實質是“坑老”,是非法吸收社會資金,擾亂金融秩序,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,影響極為惡劣。廣大消費者,尤其是老年消費者必須提高警惕,謹防上當受騙。
首先要樹立理性投資理財觀念,不能輕信所謂的“穩賺不賠”“無風險、高收益”宣傳;不能投資業務不清、風險不明的項目;理財產品如果承諾收益率超過6%就要打問號,超過8%就很危險,10%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,“保本高收益”就是金融詐騙。投資有風險不是說著玩兒的,不能被高收益誘惑而衝動投資。
再者,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群,購買理財投資產品應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,選擇正規機構和正規渠道。在購買投資理財產品前,多谘詢正規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員,多與家人商量,對投資活動的真偽、合法性進行必要的判斷和了解,防範不法分子詐騙侵害,警惕非正規機構的瘋狂營銷攬客行為。
現實中,集資詐騙多有“擊鼓傳花”和“龐氏騙局”特點,往往是以新還舊,缺乏實際業務支撐和盈利來源,不存在與其承諾回報相匹配的項目,容易發生卷款跑路、資金鏈斷裂等風險。所謂“保本高息”“保證收益”等說辭是不靠譜的。與此同時,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,慎重對待合同簽署環節,不在空白合同簽字;不隨意提供身份證、銀行卡號、密碼、驗證碼等重要信息,以防被冒用、濫用或非法使用。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。
本文來自【中安在線】,僅代表作者觀點。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。
标签: 絲瓜的吃法(絲瓜的吃法有哪些?)2022國慶節放假調休(2022國慶如何放假)鄧家佳資料簡介(個人簡曆及圖片)安乃近(安乃近的作用)錢民協資料簡介(個人簡曆及圖片)
评论列表
潘功勝,回應六大熱點話題!信息量大
中國2月財新服務業PMI升至51.4
A股首家!誌特新材攜手量子創新中心、微觀紀元進軍AI for Science,布局新材料研發新賽道
億緯鋰能助力國產電動飛艇成功首飛
《政府工作報告》起草組:穩住樓市股市首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總要求